第858章 穿插 (第2/2页)
山南某地,一支已经展开的部队里,一名通信员拿着一份信息,来向营长汇报。
这支部队是我们的一个营,正在按照计划,向山南穿插。敌人入侵到我们的土地上,我们还在自己的国土上行进,但实际上已经到了他们部分部队的后方。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对于不怕艰险的我们来说,最大的麻烦就是迷路,这一带山高谷深,人烟稀少,曾经别说1比5万的地形图,就连地图就没一张正经的。
好在不久前,图-4特对这个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拍照,并且在拍照的同时,用气压高度计定高度,结合无线电高度表扫描地形高度,得到了一套非常粗糙的地形图来,还配上了一些概略的地标。
在为这次战斗想办法、凑装备、做准备的,不止高振东一个人,很多其他同志也在献计献策,想着各种办法,这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和高振东上辈子知道的只有局部地图,没有全套地图相比,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现在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套地图的指引下,向着敌人的后方穿插,承担类似任务的,不止他们一支部队。
虽然这套地图有些糙,但是对于这个营来说,已经算是挺好用,至少没走太多的冤枉路,搭配图上作业和地标,也勉强算是能较为及时和准确的确定自己的位置。
但是这作为穿插过程还能用,如果准确到进入阵地,就差点儿意思,会耽误不少功夫。
听见通信员的话,营长欣喜不已:“你试过没有?效果怎么样?”
“定位信标我试过了,山脊上问题不大,山谷里要点运气。包括它的简易通信功能也是如此,授时要更好一些。”
营长大喜过望:“那就够了,以电子计时器一天一秒的精度,这完全够用。”
战役级别的时间,也许要求没那么精确,可是具体到一个山头的一场战斗,那就是越精确越好,最好是一秒不差。
要不然打这个地堡早开枪5秒,可能就给打另外一个地堡的同志带来生命危险。
而穿插潜伏,潜伏上一天是常事,对于机械表来说,快慢里外里差上几十秒都不稀奇。
现在有了这么精确的计时器,加上还能每天想办法对时,营长对于各战斗单位对于作战时机的把握,又更增添了几分信心。
至于定位,他马上对通信员道:“就在这里,试试定位。”
通信员拿出定位机,启动了定位按钮。
远方的两个山顶上,我们的同志冒着严寒坚守在这两个地方,两个地方相隔很远,但是都一样,柴油发电机哒哒哒的声音很是刺耳,就这东西最难搞上来,别的拆开都好说,就它那汽缸一整坨,拆不开,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和时间。
东面的山头上,一个里面是钢骨和木板,外面用雪砖垒起来的雪屋里,六名同志正在这里三班倒值班。
雪屋外,除了被木板棚遮起来的柴油机之外,最显眼的就是分散开的几根二十来米高的天线,通体被刷成了白色,从天上看去,与皑皑白雪完全无法分辨,山南在雪线以下,但是这里是特意寻找的靠近纵深方向的制高点,在雪线以上。
固定这几根天线,费了同志们老鼻子劲了。
屋里烧着加压油炉,还挺暖和,两名休息的同志正在狼吞虎咽的吃着自热食品,热乎乎的,他们吃得很香,偶尔还咳嗽几声,定位授时简易通信站搭起来以前,不少同志都是裹着被装,在雪地中过夜,感冒的不少。
不过这个站的名称实在太长,被改成了信息站,这里是东线东信息站。
另外两名同志在一板之隔的旁边睡觉,这边的声音完全影响不到他们。
一名值班的同志转过头来:“现在这条件,比以前强太多了,就冷了那么一两天,接下来就暖和了。”
“是啊,以前也没想到能吃上这个啊。”一名吃饭的同志喝下了最后一口汤,顺便用这口汤送服了自热食品里的一片复合维生素片,这是在试用后,根据部队军医系统的同志建议加上的。
满意的拍拍肚子,他点上了一根烟。
“现在情况怎么样?”
“情况很好,根据呼号表和终端设备信息表核对,基本80%以上的排级单位,都完成了定位、通信测试。”
至于授时,那是单向的,这边没法确认,但是授时用的长波,比定位和通信的畅通率要高,能定位、通信,那就能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