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云渡茶馆 (第1/2页)
萧良刚从丁文江的私人会所江南会馆乘车离开,寻呼机就收到许建强的留言:
“我跟老沈,还有几个投资人,在云渡茶馆,你要是跟郑仲湘话不投机,就过来喝茶……”
萧良吩咐司机调转方向,前往夫子庙。
萧良喜欢享受驾驶的乐趣,平时都是自己开车,但今天是在丁文江的私人会所江南会馆,接受郑仲湘的宴请,防人之心不可无,胡婕不放心他身边没有人跟随,特意安排公司的司机跟在他的身边。
沈君鹏很早就在秣陵装修了一座私人茶室,作为三五朋友饮茶的私密之地,但在天海精工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不得已将茶室盘了出去。
天海精工熬过危机之后,沈君鹏也没有其他嗜好,就又在夫子庙秦淮河畔盘下一座临水的小院重新装潢。
萧良走进院子里看到表兄葛云锋也被许建强拉过来喝茶,还有唐国斌、曹启华,以及秣陵几家投资机构的老总或者高管。
沈君鹏、孙仰军最早操纵徐海科工的股票,虽然在萧良的干预下,他们并没有抓住徐海科工的控股权,但为了避免钟云峰陷入被动,解决当时船机厂面临的资金流枯竭危机,沈君鹏、孙仰军还是被迫找来几家投资机构,参与了东洲动力(徐海科工)资产重组时的新股增发。
虽然萧良后来从东洲动力撤出,钱文斌主持东洲动力,也无意配合投资机构炒作公司的股价,但东洲动力这两年主营业务发展很快,特别是持有一半股份的宿云山能源,在铅酸蓄电池市场的表现更为亮眼,东洲动力的股价走势很坚挺。
哪怕是去年年中牛市行情过去,东洲动力的股价都还在十五元左右波动,并没有下降多少。
也就是说,不管萧良后来跟沈君鹏、孙仰军他们发生多少恩怨,当初参与东洲动力新股增发的那几家投资机构却是收获匪浅。
沈君鹏这段时间努力恢复以前的老关系,也是跟这几家投资机构的老总、高管,关系恢复得最好、最快。
只要没有被坑,谁会真正同情那些被坑的,而对沈君鹏耿耿于怀啊?
东信投资作为市属国资企业,之前代表市里接收越江控股被罚没的资产,才对天海精工持股,也打算将这部分持股作为国有资产长期持有下去,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天海精工现在想要搞新一轮的新股增发,筹措研发资金,东信集团却不便参与。
因此,除了泛华集团外,沈君鹏也只能将唐国斌、曹启华以及这几家投资构找来,谈新股增发的事情。
“萧总你过来真好,你也劝劝沈总,”
看着萧良走进来,有人就招呼他说道,
“今年国内的招商引资,虽然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但还是难能可贵的保持住了增长势态,江浙的制造业投资更是保持住了双位数增长,这对机床制造业肯定都是利好。天海精工在沈总的主持下,生产已经稳定下来,跟日本恩益集团的合资公司表现也相当不错,下一步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是抓住难得的机会,扩大机床产能,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才是。我不是说搞科研不重要,但也需要适度是不是?天海精工这次增发五个亿,不去扩大产能,却想都要投入科研中去,这也太冒险了吧?五个亿就有可能弥补跟进口机床的巨大差距吗?这完全不现实。不要说五亿了,我都怀疑天海精工砸五十亿进去搞科研,都未必能掀起多大的水花来。现在沈总拿出来的这份增发方案,我没有能力说服投委会通过啊……”
“沈总经商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都长,他坚持的事,我哪有资格劝他啊?”萧良笑着坐下来,一副与天海精工事不关己的样子。
“南亭集团今年利润应该不低啊,不考虑拿一部分出来参与增发?”有人问道,“要是南亭集团参与增发,萧总你说话就有分量了啊!”
“南亭集团饮料还没有做明白呢,机床啥的,哪懂啊?”萧良说道。
“对了,南亭集团最近有没有上市或借壳的想法啊?”
现在消息闭塞,萧良在港股的操作,内地投资圈还真没有几个人像温骏这几个孙子那么清楚,但大家从东洲动力借壳徐海科工时就有一些接触,这几家投资机构的老总或高管,对南亭集团跟萧良的一些根底,多多少少还是清楚的。
今年南亭湖饮料的业绩增长很快,一些崭露头角的市场分析机构预测南亭集团今年的营收有可能突破五十亿,年净利润有可能达到六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