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游喜神方 (第1/2页)
杨承化的状态,明显有些不对。
拎着酒坛子,大口往嘴里灌,望着成都方向,咬牙道:“有人求平安,有人求财,有人求百病皆无,吵闹不休,求神有个屁用!”
“二郎真君只是他们的妄想!”
“若二郎真君真的存在,蜀地哪有天灾人祸?今日状况又岂会发生?”
“格老子的,都是一帮蠢货!”
“我是杨承化,二郎与我何干?”
“我宁愿当个农夫,日升而作,日落而息,没有这些个球事烦心……”
听着这些抱怨,李衍面色逐渐严肃。
他隐约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是神性与人性,产生了冲突。
众生以欲念铸神,香火结合罡煞化作神力,但顶多能做的,就是庇护一方,不受邪气侵害。
这就是俗神。
并非无所不能的许愿池。
所以,诞生出灵性的俗神很少回应。
百姓祭祀,求风调雨顺,存个念头。
俗神默默庇护,各取所需。
玄门修士都总结出一个规律,俗神若有回应,肯定是出了问题,要么是有所求,如向李衍求救的那几个,如三峡救人求庙的黄魔神。
要么,就是要沦为邪魔。
但杨承化,却偏偏是个例外。
凡人之躯承受川主千年香火愿力,人性与神性相互对抗,一旦认知迷失,就会出现大麻烦。
这一刻,李衍知道自己想错了。
恐怕这才是二郎真君的劫难!
怪不得,他要远离人群。
看着不断喝酒,眼神有些癫狂的杨承化,李衍心中一动,开口道:“前辈,你可曾回应过这些声音?”
“当然,还不止一个…”
杨承化已经醉意朦胧,晃了晃空酒坛子,拿起李衍送来的椒柏酒,边灌边说道:
“头一个,是打鱼的,在庙里哭诉说孩子被水鬼勾了,那会儿我刚离开灌县,本事不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人救出,偷偷送上门…”
“那打鱼的很感激,又哭诉说人生艰难,鱼获不多,于是我便学了术法,暗中让他温饱,又打跑了前来欺压的恶霸…”
“随后这人就要求更多,想发财,想换妻,想当官,我实在受不了,一走了之,然后听到的就全是咒骂……”
李衍点头道:“人心不足,乃是常态,我也一样,就因为此事?”
“当然不是。”
似乎被转移注意力,杨承化瞳孔也恢复少许清明,摇头道:“这些年我见过好的,也见过坏的,见过贪的,见过蠢的,随后就倦了。”
“你说的对,我本不是这世间人,与其离群索居,自寻烦恼,还不如早点离开…”
说吧,又狠狠灌了口酒,呆呆望着篝火。
噼里啪啦!
远处黑暗夜空中,鞭炮声响起。
杨承化靠在凉亭柱子上,任风雪打湿衣衫,也毫不在意,好似一具行尸走肉。
李衍哑然失笑,摇头道:“前辈之事,在下不了解,也无法感同身受。既如此,那就无需再想。”
“大过年的,一个人喝酒未免太孤单。不如去城里逛逛,跟着百姓凑凑热闹?”
杨承化沉默了一下,“也好,自从母亲死后,我早已忘了过年是什么滋味。”
“走吧!”
他也是个利索人,说罢就直接起身,抖了抖衣衫风雪,又灌了口酒,大踏步走入黑夜中。
“前辈等等我。”
李衍喊了一声,紧随其后。
这杨承化速度飞快,阔步行走间,周围便有狂风相伴,风雪卷起乱发,烈酒一口接着一口。
李衍无奈,甚至用出了神形术,才勉强跟上。
两道人影穿破风雪,直接踩着城墙腾空而起,远处巡逻的士兵,甚至毫无察觉。
二人落在大街上,远处马蹄声响起。
李衍眉头一皱,连忙道:“前辈小心,那是蜀王黑翎卫,全都带着新式火器,咱们还是避开为妙。”
“无妨。”
杨承化毫不在意,喝了口酒,对着空中猛然一喷,顿时白雾翻涌,好似活物般环绕。
一股浓郁的香火味,顿时涌入李衍鼻腔。
这是什么术法?
李衍有些好奇,却没有多问。
这杨承化乃二郎真君转世,资质惊人,曾潜入法脉正教修行,如今又融合香火神力,已经完全走上了另一条路。
道不同,说了恐怕他也弄不清楚。
“这隐身诀,能撑两个时辰。”
听着越来越近的马蹄声,杨承化毫不在意,打开李衍给的油纸包,取出两块红糖糍粑,丢在嘴里大嚼。
轰隆隆!
马蹄声起,飞雪四溅。
一队黑翎卫策马而过,还有邪道术士跟随,掐诀探查,但对近在咫尺的他们,却视若无睹。
李衍看着周围白雾,心中暗赞。
这才是真正的隐身诀。
他能借外坛八将之力隐去自身,但带着旁人,却根本做不到,用来潜入再合适不过…
潜入?
李衍心中忽然冒出个计划。
杨承化不知他所想,对着空中嗅了嗅,脸上露出笑容,“哈哈,有人家在炖羊肉,这趟没白来!”
说罢,就阔步向左侧而去。
李衍见他高兴,也是微笑摇头,紧随其后。
轰!
远处又有爆竹声响起。
所以说成都府已经入夜,风雪呼啸,青瓦盖雪被,屋檐垂冰溜,但却压不住腊月三十的满城烟火气。
二人踩着吱呀作响的积雪,穿过大街小巷,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处大宅外。
这里一看就住的是富贵人家。
门前栽竹,大红灯笼在雪中照着院门。
二人纵身而起,悄无声息落在院墙上。
这是一座三进大院,随处可见红灯笼,仕女仆人来来回回,正在准备宴席。
各色菜肴满满当当,摆了三大桌。
主家也是人丁兴旺,此刻全都在前堂祭祀祖先,供桌上的供品,简直堆积如山。
二郎真君的排位,赫然也在其中。
为首者,是名穿狐裘的胖老汉。
他一边点香添油,一边扭头感叹道:“当年蜀中大疫,腊月三十日老夫差点饿死,偷了真君爷爷的贡品吃,才活了下来,至此每年三十都要供奉。”
“你们记住,即便老夫去了,规矩也不能丢!”
“是,父亲!”
“是,爷爷!”
下面的儿孙辈们连忙点头答应。
李衍见状,低声笑道:“这可是个虔诚的,前辈有没有帮过他?”
谁知,杨承化却只是淡淡一瞥,“虔诚有个屁用,泥胎二郎不搭理,我也不会。”
正在李衍疑惑时,下面的老者又烧香叩拜道:“真君在上,保佑我开春盐引多批三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